林思衡这话,严绪自然听的明白,勋戚二字,指的却不单单是凤姐,更多的还是在说贾府。
若严绪果真借此案将荣国府拖下水,倘若被林思衡证明是诬告,至少他的这个官位肯定是保不住。
严绪虽得了忠顺王的话,见林思衡这副果真要计较的样子,一时也难下决定。
案子审了一个时辰,严绪只觉头大如斗,贾蓉案时,严绪已与林思衡打过一回交道,指望着能借着贾蓉攀咬一口,结果没成。
但这也就罢了,毕竟贾蓉到底还是伏法认罪,宁国府也烟消云散。
如今这案子本就是奔着荣国府去,严绪这会儿却觉得无处下口。
不论他怎么问,凤姐儿只一口咬死了不是她放贷,但凡他意图恫吓一二,林思衡必出言插科打诨,给搅和的毫无作用。
这招数用个一次两次的,兴许还能吓到人,可用的多了,连凤姐儿也都有些回过味来,又哪里还能吓得住?
若换了旁人,进了这大理寺,有这一桩“物证”在,哪里还有什么辩解的余地,严寺卿有的是办法叫凤姐儿认罪。偏偏林思衡坐在这里,诸多刑罚手段便用不出来。
眼见着不能叫凤姐儿低头认罪,严绪也不欲放人,进了大理寺的人,哪那么容易出去?便使了个“拖”字诀,和颜悦色道:
“靖远伯您看,这案子既然一时不能审结,不如将疑犯暂且拘押在此,待来日再审如何。”
凤姐儿闻言,急得不行,她若被拘押在此,林思衡自然不会陪她一并在这待着,便只留在这一夜,她还能有什么名声可言?
当即便急切的朝林思衡望去,眼神隐隐有些哀求,林思衡瞧她一眼,又望望天色,皱眉道:
“案子既然要紧,陛下又在等回话,自然还是要早些查个水落石出才是,严大人身系法曹,岂可迁延?”
严绪这会儿想的明白,反倒不急了,一时拿不下荣府,先坏了这荣府的名声,也不算白忙活一遭,因而笑道:
“靖远伯方才讲的分明,这案子确有些疑点,册中契书真假尚待核实,本官要寻得这借贷之人,一一比对,少不得要用上十天半个月,又岂是一时半会就能查明的?
既然这位夫人咬死了非她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