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见解深表赞赏。庄襄王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对李斯的回答十分满意。
庄襄王紧接着抛出问题:“人才选拔关乎国家兴衰成败,当前秦国选拔人才多依赖举荐,诸多弊端逐渐显现。你有什么新的选拔方法?”
李斯对答如流:“大王,单一的举荐制容易滋生腐败与不公现象。我们可以推行考试选拔制度,设立涵盖律法、谋略、农业、军事等多个领域的不同科目考试,让天下有才之士都能有机会通过考试展现自己的才能。同时,保留举荐制度,但要对举荐者和被举荐者进行严格审查。一旦举荐失当,举荐者必须承担连带责任。通过这两种方式双管齐下,方能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为秦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嬴政兴奋得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为李斯的精彩回答深感骄傲自豪。大殿内的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不住点头,表示赞同,认为这是选拔人才的创新之举,切实可行;有的则面露担忧之色,担心改革会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引发一系列问题。
庄襄王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李斯都一一给出了精彩绝伦的回答。庄襄王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然而,在提问过程中,庄襄王注意到李斯对敌对势力的应对策略十分强硬,不禁微微皱眉。他心中暗自思忖,李斯虽才华出众,但如此强硬的手段,是否会引发朝堂上的激烈动荡,进而影响秦国的稳定?这对秦国的长远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此时,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翘首等待庄襄王的下一步指示。庄襄王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你且先退下,本王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嬴政和李斯再次恭敬行礼,然后缓缓退出大殿。
走出大殿后,嬴政兴奋地对李斯说道:“先生,您今日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父王虽未当场表态,但从他的神色来看,对您的回答还是颇为满意的。”
李斯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一切还需看大王的最终决定,希望能如公子所愿。”
嬴政和李斯离开后,庄襄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李斯确实有过人的才华,但也担心李斯的强硬手段会引发朝堂上的轩然大波。他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做出一个对秦国最为有利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