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设了募捐的牌子,主要针对的就是京城的世家贵族。
皇上让你拿银子的时候,最好乖乖照做,要是一味哭穷,不仅假,而且傻。
宁国府里,老太太秦氏得知风声,特阖府中人都叫在一起,上到太太夫人,下到有那些手里宽裕的年长妈妈婆子,谁人捐银多少,一概登记在册。
秦氏自己首当出了一百两,底下两个儿媳妇裴氏和谭氏各出八十两,再往下,五个孙媳妇每人各是六十两,再是伺候过家中长辈的那些妈妈婆子,别看这些人也是下人,但个个都是财主,可比年轻的小姐姑娘手里宽裕,是以这些人也都各出了十五两。
至于宁国公谢进还有几个少爷那边也都送了钱来。
至于底下的丫鬟小厮,那本身月例银子都不多,秦氏没让他们参与。
满打满算,宁国府捐了三千两的银子,还有三百件棉衣。
宁国府的管家带着几个小厮将这些东西送到负责募捐的官员那,与此同时,京城中其他世家的钱物也纷纷而来。
崔嘉钰和谢琛担任赈灾大臣,次日就带着赈灾的钱粮棉衣从京城启程出发。
谢琛这一走,薛氏虽然惦念,但更多的,也是欣慰。
赈灾大臣,那可是往往都是心腹重臣才能担任的。
自家丈夫受重用,这是无上荣耀,这次若是再立功,封妻荫子都不在话下。
虽然她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但自家丈夫一个做长兄的,若是总被弟弟在官职上压一头,这说出去怎么也不好听。
旸哥儿蹦跶哒的跑过来,“娘,今日的课上完了。”
薛氏柔声道:“那今日记住了几个字?”
旸哥儿数着手指,道:“六个。”
薛氏高兴不已,“好啊,一日就能记住六个,我们旸哥儿真厉害。”
旸哥儿提出想去院子里玩雪,薛氏不放心,怕旸哥儿着凉。
旸哥儿向母亲撒娇。
薛氏就吩咐只能玩一盏茶,旸哥儿答应了!
……
明薇的婚事也总算定下,裴氏最后一桩心事落定,这几日走路都带风。
明薇的第一次少女心动,给了毫无血缘关系的小舅舅裴湛,在知道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