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忙补充道:“师娘,钱不够的话只管和我说。”
陈夫人怕他又摸出一个钱袋,赶忙笑着将人往屋外撵,“够了,够了!你放心吧,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
……
正厅里,曹阿三正飞速地打着算盘,全神贯注地帮自家公子计算着家底。这些年段书瑞攒下的钱,加上每年收到的地租,以及其他一些收入,着实算不错的家底了。
段书瑞一有时间就教他认字算数,他现在年纪虽小,却俨然有管家之风。
唐朝成婚,规矩颇多,遵循六礼,少说也要半年的时间,鱼母那边肯定也是要准备一番的。
陈夫人办事向来雷厉风行,她先从市场上买回了大雁,每日细心照料,将大雁喂得油光水滑的。
随后,她叫上自己的儿媳静婉,两人一同去了东市,并在当地一处有名的“婚姻角”找到一名官媒。
正逢好日子,陈夫人就带着官媒,来到鱼夫人家。
这件事可瞒不过消息灵通的周大娘,很快,鱼家的街坊四邻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众人的态度呈现旗帜鲜明的“两极分化”——有人扼腕叹息,感叹是谁这么有福气,能娶到德才兼备的京城才女;有人听说新郎官是当科进士,对鱼幼薇是羡慕不已。
鱼家正厅里。
鱼夫人坐在上头,陈夫人坐在旁侧。
官媒是一位头戴红花、珠圆玉润的中年妇人,她翘起涂着红蔻丹的手指,笑呵呵地说道:“咱们这位进士啊,当真是一表人才,学问更是才高八斗,鱼娘子可听说过一句话?‘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这进士科榜眼可不是人人能当上的。”
“当然了,咱家这姑娘花容月貌,蕙质兰心,他们二人可以说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身后的一个丫鬟带上大雁,看到两只膘肥体壮、双目有神的大雁,鱼夫人露出会心一笑。
陈夫人笑道:“鱼娘子,你认识修竹的时间比我还长,他的人品你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他和幼薇之间彼此知根知底,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向来能说会道、口才惊人,这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鱼夫人笑眯眯地看着她,耐心地听她说下去。
“为了把幼薇接回来,他来回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