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与当初不同的是,没有人再试图反驳,也没有人再去怒斥说话的人。
“奥斯曼已经投降。而现在协约国越过伊松佐河,占领了乌迪内,正朝皮亚韦河方向进军,目的就是彻底终结我们意大利。”
一旦德军突破皮亚韦河,近在咫尺的威尼斯将首当其冲。
“而威尼斯一旦陷落,博洛尼亚、佛罗伦萨,甚至我们所在的罗马,德军都会势如破竹般席卷而来。”
正如同当年摧毁西罗马帝国的阿拉里克那样,二十世纪的意大利,正面临着梦魇般的再临。
“曾在罗马大肆劫掠的兰茨克内西特(ndsknecht)的后裔,如今也已踏上这片土地。在迎来最坏的结局前,我们必须像奥斯曼一样主动谈判,尽力保全国土!”
“可陛下他至今仍高喊着要抗战到底。”
确实如此。
就像他的祖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那样,梦想着完成意大利统一的最后一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把国家带入战争,并在前线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依旧拒绝认输,誓言战斗到底。
他当然明白,一旦投降,王座将不复存在。
最糟糕的情况是,萨伏依王室将步罗曼诺夫的后尘,被逐出国门,不仅失去王位,连国家都将一并失去,成为无根之人。
当然,奥斯曼帝国不久前投降的穆罕默德五世还保住了王位,但他的处境与这个“侏儒国王”天差地别。
穆罕默德五世本就不情愿参战,是在伊斯麦尔·恩维尔的胁迫下(而恩维尔又是因为丘吉尔)才勉强答应的,最终在促成投降中也起了关键作用;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却是从一开始就积极主战。
而只要他继续坐在王位上,协约国之人,汉斯·冯·乔与弗朗茨·斐迪南皇帝,绝不会心慈手软。
他也可以选择退位,把王位传给儿子,但现在还是1914年,不是二战之后,他的长子翁贝托当时也不过是个十岁的毛头小子,根本无法接班。
所以说,对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而言,与协约国谈判让出王位这一选项,自始至终都不存在,留下的答案,唯有一个——战斗。
而那些对连日来的混战和不断崩溃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