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亩数,以比官府征收的粮税低几成的样子,折些银粮作为感谢送给黄夫子。
梁青娥看看家里已经上学堂的三个小子,也不知家里祖坟有没有地劲,能不能保佑其中哪个娃儿,得中秀才。
她勉励仨孩子几句,赶在大壮回房抄书前,嘱咐道:“明儿你和二壮起早些,赶在学堂上课前,先把端午节礼送到你们姥姥家。”
大壮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次日天还没亮,梁青娥房间的门就被大壮二壮敲响了。
她取出准备好的糕点和挂面,又数出二十个鸡蛋放进草托里,再把东西都放进竹篮里。
又叮嘱二人走路稳当些,莫打碎了鸡蛋,这才把二人送出院门。
天暖夜短,既然已经起来了,梁青娥便想去地里看看麦子成熟的如何了。
回院里取背篓的时候,就听见西厢房门“吱呀”一声响,林耀和林辉走了出来。
“阿奶。”
二人看见梁青娥,赶忙打招呼。
“阿耀,小辉,怎么不多睡儿,到天亮还有一会儿。”
林耀笑着道:“睡醒了,趁着早起凉快,我们先去割两筐草回来。”
似乎怕梁青娥赶他们再睡个回笼觉,俩孩子说完,拎着镰刀和竹筐,就跑了。
陈秋莲在灶房忙活,笑着道:“娘既说天儿还早,咋不回房再睡会儿。”
“我老胳膊老腿的,睡久了腰疼。”
说完,她拎着竹筐,也出了院门。
天色将明未明,村落和麦田,以及山水树木,俱笼罩在晨曦未破的光影中。
河边,已经有勤快的小媳妇在洗涤衣裳,起早割猪草、捡柴禾的孩子,梁青娥也看到好几个。
走出村子,举目便是一片片麦田。
四月南风小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连着多日的好天气,麦子从墨绿慢慢染上金黄。
走到自家田埂边,梁青娥摘一根麦穗,往手里一搓,再把搓下的麦壳和麦芒一吹,手心里便只剩下黄色的麦粒了。
麦粒吃进嘴里,一咬,韧劲满满,清甜中带着麦香。
照这样下去,大概再有四五天,麦子就能收了。
收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