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在这青云巷住了那么多年,年年都会有学子们来此行大运。
不过一般都是在二月二龙抬头那日开始。
那时天气会暖和一些,出来行走的学子们不容易感染风寒。
像今年这不到正月十五就来行大运的倒是少见。”
这话老太太答不上嘴,她住进柳宅这还是头一年,哪知晓往年的情况。
易老爷子沉浮多年,终得晚年归乡,同样不知道这些细节之处。
他捋着花白的胡须,斟酌着道。
“这些学子们来此行大运本就是因为这条巷子名叫青云巷,求的是平步青云,前程似锦。
东城又是读书人居多,大家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谁都不甘落后与人。
只要有一学子先来,自然就有人闻风而至。”
老太太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么个理儿。咱也不管那些,反正别扰了咱们家宅子的清静就行。”
老管家接话道。
“老太太说的是,只是这些日子咱们还是得多留意着点,免得生出什么乱子。”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一阵嘈杂声。
常胜起身出去查看,不一会儿回来禀报。
“老太太,是几个学子在那争论文章,声音大了些。”
老太太皱了皱眉。
“常护院你过去跟他们说说,请他们别在咱们柳宅附近吵吵,打扰到家中清静。”
常胜应了一声,又出去了。
门房内,易老爷子轻抿一口茶。
“老太太,说来惭愧,老夫研究了好些时日,也找了不少老郎中探讨。
始终没能找到有把握帮你小儿媳解除貌似瘴气之毒的法子。
你那小儿媳如今身体可还好?”
老太太脸色一喜,刚想说她那小儿媳已经完全好了。
忽又顿住。
这易老爷子可是个爱钻研医术的,钻研了那么久没找到法子。
这会自己说小儿媳的病状全好了,他没准又要专研是怎么好的
这样一想,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多谢易老爷子关心,我那小儿媳还是那样。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