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224章 欲求其上,必先上上(2/3)
州,顿兵坚城之下,师劳兵疲,在高梁河大败溃输。

    围城作战,面对辽国的守城军队和精锐骑兵机动部队,腹背受敌,即使一时胜利,也属侥幸。

    有实力解决燕云十六州问题的人,一定可以顺手解决辽国,反过来,要想解决燕云十六州问题,必须将其纳入到解决辽国这个大问题的框架之下。

    赵匡胤回顾历史,汉朝是怎么做的?

    和亲,修生养息。

    只要把几处要害地区控制好,谁也奈何不了谁。

    经过文景二朝的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天降猛男卫霍,在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支持下,抱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心态。

    硬生生的把匈奴给赶出了老家。

    但宋朝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宋朝无险可守。

    而唐朝是怎么做的?谁冒头就打谁。

    充分利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以胡制胡。

    宋朝也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辽国正处在最强盛的时期。

    但是,赵匡胤却具备他们都没有的几个条件。

    首先,北宋的掌握了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商贸繁盛,甚至可以通过海路与一些胡人做生意,这让北宋的经济实力是要远大于辽国的。

    只要把这些钱全都拿来发展军备,赵匡胤就不信了,区区一个辽国,在那苦寒之地,还拿不下他来?

    一想到后世赵光义的子孙们,拿着钱不想着抵御外敌,反而以什么狗屁岁币的形式送了出去,美其名曰对方收了钱就不会打自己了。

    真是蠢货!

    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之上呢。

    至于另一个条件,那就真的属独一无二的了。

    他能够穿梭到姜饼的小院中,这样的奇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正因如此,赵匡胤可以凭借后世的智慧,甚至武器军备等东西,对辽国形成降维打击。

    这段日子以来,赵匡胤将这个结症理得清清楚楚,心中无比的舒畅。

    一方面让国内休养生息,等钱银充足之后,便可挥师北上。

    一方面,他也打算来姜饼这里取取经,看看有什么更简洁有效能够对付辽国的方法。

    赵匡胤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