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邹静之都不能入吴语森的眼,实在想不到整个华夏编剧圈里还有谁来看。
包括林凡在内的圈里人,都挺好奇,吴语森和中影要怎么收场。
好戏没看几天,中影还真给吴语森找了个比邹静之还要牛的存在,芦苇。
文骥执导剧情电影《黄河谣》,陈凯歌执导剧情电影《霸王别姬》 ,张艺谋执导剧情电影《活着》都是这位的手笔。
说芦苇是华夏历史上最好的编剧,大概存疑,但要说他是近20年最好成绩最能打的电影编剧,绝对没人反对。
林凡从小道消息听说,芦苇接下了邀请后就闭门谢客,回家闭关了。
原本是场丑闻的消息,就在中影的保驾护航下,反而成了一桩美谈。有芦苇担任编剧,普通观众对《赤壁》的期待可就更强了。
9月20日。
林凡早早来到北电,跟之前的参加奥运总导演动员会一样,他这次还是跟着北电的一众导演一起。
只不过比起上次,这次的人数少了一大半。
竞演的现场还是被选在了宽沟。
第二次来,林凡能感觉到这次的安保比上次严格了不少。上回还有记者聚在门外,拍照采访,这次则在会场入口100多米外就开始清场。
进入会场时,每辆车都要签到并接受检查,确认无误才能得到一张正式的入场通行证。
而即便拿到了通行证,也才只是第一步。
包括手机在内的所有带有录音或拍照功能的设备都要上交,入口处还被架设了一道金属感应门。
穿过感应门,入口处还有一张签到桌,每个导演签上姓名后,还会被要求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协议规定,林凡在内的所有旁听嘉宾,都不能以任何形式传播稍后竞聘团队演说的内容。
这规格确实配的上奥运开幕式方案的选举。到场的众人也都没有任何异议,配合了现场工作日分院工作。
差不多7点50左右,京城奥组委以及文体相关的领导也先后进入会场。
林凡扫视一圈,当初参加动员会的时候一共有300多位,今天参与旁听的也就100号出头,大概大多数人不来,也是不想触景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