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扰乱周围的时空。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重新稳定它的能量场,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维度锚点’状态。”科研团队负责人向总部汇报。
总部根据科研团队的汇报,组织更多的科研力量进行深入研究。经过无数次的模拟和实验,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一种特殊的能量共振装置,通过调整能量频率,与天体内部的能量场产生共振,从而重新稳定其能量结构。
“这个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实施起来难度极大。能量共振的频率必须精确匹配,稍有偏差,可能会导致天体的能量场更加不稳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科研人员说道。
凌风深知此方法的风险,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决定支持科研团队的计划,并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
科研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制造能量共振装置。在制造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逐一克服。同时,军事舰队在周边区域密切监视着天体的动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终于,能量共振装置制造完成。科研人员将其安装在一艘特制的飞船上,准备进行关键的能量共振操作。
“各单位注意,能量共振操作即将开始。科研飞船保持稳定,按照预定程序启动能量共振装置。舰队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出现异常,立刻采取行动。”凌风通过通讯系统下达命令。
科研飞船缓缓靠近天体,启动能量共振装置。装置发出一道柔和的能量波,朝着天体射去。能量波接触到天体后,开始与天体内部的能量场产生反应。
“能量频率正在匹配……匹配度达到60……70……”科研人员紧张地盯着仪器,密切关注着能量共振的进展。
然而,就在匹配度达到80时,天体突然发生了剧烈的震动。强大的能量波动从天体中爆发出来,朝着科研飞船和周边的舰队袭来。
“不好,能量场出现异常波动!加大能量共振装置的输出功率,尝试稳定能量场!”科研团队负责人喊道。
科研人员迅速调整能量共振装置,加大输出功率。但天体的能量波动愈发强烈,科研飞船的护盾在能量冲击下摇摇欲坠。
“护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