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好气地说道。
“咱那是忙得没空喝酒,这不刚闲下来嘛!”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眯着眼睛说道。
“最近咱大明发生了件稀罕事儿!”
朱小宝赶忙问道。
“啥稀罕事儿啊?”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
“有人啊,竟然大搞书院建设。”
“你之前跟咱说过建设书院和世家发展的关系,咱当时就想,这么厉害的想法,也就你这鬼灵精能想得出来。”
“没想到啊,还真有人跟你一样聪明!”
“那人不简单呐!”
说这话时,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要是朱小宝之前没给他讲过建设书院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他还意识不到,看似简单的发展书院,背后竟隐藏着这么大的危机。
一开始建设书院,表面上是造福百姓的好事。
接着,他们会砸钱争抢名师大儒,用利益把这些人挖到私办书院,导致国家师资力量被掏空。
等百姓知道私办书院能培养出进士,就会纷纷放弃官学,转而去私学。
到那时,这些人就能掌控天下读书人的命脉,随意操控学费价格。
真到了那个时候,哪个执政者还敢动他们?
毕竟国家的根基、人才都被他们拿捏住了。
打得可真是如意算盘!
朱小宝心里一紧,疑惑地看着朱元璋。
“确定那人是怀了这般心思?”
“也许只是正常开办书院,没什么坏心思呢?”
“老爷子,这事还得慎重考虑啊!”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说道。
“上元夜那日,他们便将鸿儒书院的大招牌,在应天街头挂了出来。”
“那花灯大得很,效果也还真是不错,不到一个月,那鸿儒书院就招了不少孩子。”
“就这,他们还不满足,一个月内又开了另外两家书院,步子迈这么大,也不怕摔着!”
朱小宝对上元夜那个写着“鸿儒书院”的大花灯还有印象。
当时他还跟赵婉儿感叹,觉得这书院背后的人很有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