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
那个叫老黄的士兵虚弱地摆了摆手。
“就是受了点风寒,没啥大事。”
“你什么时候开始咳的?”
“就今天,身上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估计是染上风寒了,就是小毛病,不碍事,把木材送到工部才是要紧事。”
“好!”
作为六朝古都,应天城的春日,景色优美迷人。
通淮门外,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
此时,一老一少正慢慢朝前走着。
“马爷爷,你说出来看看,到底是看什么呀?还特地跑到城外来。”
朱元璋迎着温暖的阳光、微风,看着眼前的浅草,抬起手向前方指了指。
“看他们。”
他说的“他们”,指的是正在劳作的庄稼汉。
朱小宝有些疑惑。
他知道老爷子一直很关注农时,但现在稻田里的稻子都已经种好了,田埂上也没几个老农在忙碌了。
朱元璋笑着说道。
“你晓得今年农户的稻子,为何种得这么快吗?”
“呵呵。”
“都是因为你的代耕架。”
提起代耕架,朱元璋一脸的得意。
“你这看似简单的发明,在全国推广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百姓的耕种效率提高了不少,所以今年的农耕这么快就完成了。”
朱元璋又道。
“但咱带你来可不是看这个的,咱要带你去看大明的税收!”
去年因为小冰期,秋收受到影响,田税没能按时上交。
眼下,各地方官府都在组织补收税款的工作。
今天朱元璋心情不错,可能是想到去年没收到的税收终于要进国库了。
国库充实了,很多事情就能推进了,所以他心情很好。
朱小宝点了点头,陪着朱元璋朝郊外的村子走去。
朱元璋喝了口茶,笑着对朱小宝道。
“每年京城地区的税收,都是最让咱满意的,他们总能按时按量把田税交上来。”
说着说着,两人就来到了城郊的一个村头。
这里围了很多百姓,还有一些身着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