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到时候我们得大中午才能出发,晚上才回来了。”
不就是去一趟县城吗?咋还整上十八相送了呢?
黎夏也是又无奈又好笑,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出远门呢,整的这么依依不舍的:“好啦,我都知道了,外面冷,你们快进屋去,我肯定快点回来的。”
顾卫城和安安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屋。
丁荷花看着顾卫城和安安父子俩这个样子,强忍住笑意。
她是知道黎夏去县城里要做什么的,昨天黎夏就跟她说过了这事,所以她也不存在误会什么的。
不过看到顾卫城和安安这么粘人,她是没想到的,顾卫城看起来很严肃,总是板着一张脸,感觉整个人都冷冷的,比他们东省的冬天还要冻人,她都没敢怎么跟顾卫城说过话。
没想到还是个粘人的。
拖拉机突突突地发动了,到了县城里,顾永年说今天是《招娣》在《新晚报》上刊登的日子,他得赶紧去买一份,否则晚点就买不到了。
到了附近的报刊亭边,黎夏看到挤在报刊亭前面的人,都是在说“给我一份《新晚报》!”
这是黎夏第一次直接看到大家抢购报纸的画面,之前只是通过乔苒跟她描述,知道《招娣》这个故事很得读者们的喜爱,看到报刊亭被围成这个样子,黎夏既惊讶又感动。
自己写的故事能被这么多认可并喜欢,怎么会不感动呢?
她虽然清楚自己写的小说好看,但是也想像不到竟然这么热销,毕竟她出生于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一本书写的再好也很难卖成这个样子,因为可替代性太强了,写作行业太卷了。
但是这是七十年代,就连小说都很少的七十年代,她的书写的又好,自然就掀起了一股热潮。
“还好今天来得早,就剩下最后十份了,要是来得晚了可真就买不着了,得换个地方买了。”顾永年在人群里挤了好一会儿,把帽子都挤掉了终于买上了报纸。
拿着报纸他宝贝的跟什么似的,感慨道:“比年前我来买的时候还要难买了,估计以后只会更难买。
一开始我帮知青们买的时候还没这么多人,现在越来越多了,说明你写的好,一传十十传百的,大家都买。弟妹,你可真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