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266章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1/3)
    想到这里,赵勉看着手中的金锭,就仿佛是看到了一个个吃人的恶鬼一般。

    手一抖,旋即便将这些金锭散落在了地上。

    周围的家丁闻声而来:“老爷,这些金子,小的要不要给沈员外送回去”

    赵勉连连点头:“送送送后面库房去吧。”

    “啊”

    “啊什么啊,别让我看见它们,我害怕!快去!”

    赵勉连连摆手,身旁的长随也只得将金子收了起来。

    骆家的案子牵扯甚广,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有近二十名京官及地方州县牧,被锦衣卫“请”回了诏狱。

    不过好在,这些事情沈家及其他商贾并没有牵扯其中。

    真正让沈家忌惮的事情,还被骆家的子侄深深的藏在心中。

    看着锦衣卫送上来的奏报,朱标眉头紧锁。

    直至骆家倒下的那一刹,朱标跟朱元璋才意识到,这些商贾在朝中的势力是何等的盘根错节。

    当着中书省诸官的面,朱标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必说情了,国柄者,公器也,揉不得沙子,斩立决!”

    李善长等众公卿,闻言顷刻之间便齐声高呼道:“殿下圣明!”

    看着群臣山呼的样子,朱元璋的脸上也难免流露出了些许欣慰

    欣慰过后,朱元璋却又总觉得这个案子哪里怪怪的。

    虽然说不出哪里怪,但登基御极十余载,半生为人君的朱元璋,冥冥之中总有一个直觉,这个案子太顺利了。

    骆氏明显已然竭尽全力,若不是栾彬及时带粮赶回,怕是整个江南的粮价已然激起民变了。

    这是骆家的殊死抵抗。

    官场上与骆家有着利益往来的官员,也全都被扔进了诏狱。

    这是骆家势力的盘根错节。

    但,仅仅就这样而已吗

    感性告诉朱元璋,这件事情不简单。

    但是理性的再次分析,朱元璋却又真的完全找不出些许破绽。

    最终,朱元璋还是打消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丝疑虑。

    有了朱标的亲批,剩下的就是挑个好日子,把骆家这一干人犯处决以做效尤了。

    朱标的手谕直达诏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