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540章 干部适配情况专项考察(2/3)


    “告诉下面,不能有一丝懈怠。李一凡书记既然能把制度推进当成干部选拔的主轴,就说明他不是玩虚的。”

    他看着桌上一份名单,那是岳西市第一轮被“淘汰”的干部清单。

    “这次制度推广,其实是在给所有人做一次实战考核。”

    “不是做出政绩,是做成治理。”

    ——

    与此同时,李一凡正在星城市委召开一场闭门座谈会,参会的都是来自各制度试点城市的“制度型中青年干部”。

    “干部改革,不是单纯换人。”李一凡看着众人,语气淡然,“而是换逻辑。”

    “我们要用制度的规则,筛一批能干事的人;同时,也淘汰一批不肯转、不愿学、不敢动的人。”

    “很多干部过去会材料、会拍照、会搞公关,但现在,我们要的是能拿出骑手社保方案的、能把平台合同条款改到行业第一水准的、能让数据在三个月内反映执行率变化的干部。”

    “你们是潇湘的新一代官员,未来不是靠学历堆起来的,是靠谁能扛得起这座城市、这片省份。”

    这场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但没有任何记者,也没有政务公开记录。

    但与会的每一名年轻干部,都明白自己正在被卷入一场巨大的政治选择中。

    留下,就意味着站队制度派,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是否真能跑起来。

    退下,那就是被体制温水煮熟,最终在某个边缘岗位悄然沉没。

    ——

    潇湘省委组织部次日公布全省制度适配干部流动数据。

    在本轮考察中,共有46名科级及副处级干部被“调整岗位”,其中18人进入制度执行组、14人借调至星城市跟训、8人列入跟踪观察名单,还有6人调离现岗位。

    这是潇湘历史上首次将“制度推进”作为核心干部调整理由。

    而李一凡的一句话,也被省委文件原文引用:

    “不干的换掉,真干的提上;干部通道要重新设计,让会干事的人有位置。”

    ——

    而在四九城,多个中央研究机构已关注到潇湘制度推进的新动向。

    大夏社刊发评论文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