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只说了一句:
“潇湘不是来推销的,我们只是把我们怎么走出来的这条路,摊开来让你们看。”
随后,李一凡登台,现场投影出一张图表。
他用最简洁的话总结潇湘经验的核心:
“人——要用在事上。”
“事——要绑在结果上。”
“结果——要反馈在财政和组织上。”
这不是机制评分系统,也不是干部画像模型,而是他压了三年所提炼出的最底层“权责数据闭环”。
他话音落下,陶铭泽当场表态:
“我们江淮,打算用三个月,先在三个地市推一个简版。”
“潇湘怎么接的线、怎么配的人、怎么控的资源,我们一条一条来。”
赵建国轻轻点头,算是认可。
—
当天晚上,赵建国单独找李一凡在下榻宾馆的天台上说话。
“中央组织部已经批复了,中部协作机制由潇湘牵头。”
“后面是赣东和皖北,跟着一起起。”
他顿了顿:
“你要准备的不止是交流,而是一整套制度输出模版。”
“他们学得会是好事,学不会,那就是你背的锅。”
李一凡沉默片刻,望着江淮夜色,缓缓开口:
“书记,其实这一步……我们早就在走了。”
—
回到潇湘后,李一凡立刻着手布局:
第一步,是组建“制度对外输出协调专班”。
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永中牵头,抽调财政、人社、政务、数字平台口干部40余人,分为政策组、案例组、适配组、评估组。
第二步,是推出《潇湘治理经验对外推广适配指导手册》。
这本手册摈弃一切高深抽象术语,改为“政绩场景化、任务模块化、责任画像化”,确保每一个条目都能对接各省治理实际。
第三步,是开设“制度适配试验点”。
赣东、皖北、江淮三地首批各选一个地市,直接在组织系统中引入潇湘的“项目型干部选拔”机制,并以财政跟投形式推进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