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以下实干干部,直接下放至产业区、高新园、数字政务平台三大攻坚口。
市委组织部定期派出专项组评估其推进情况,明确:
“任务完成就是进身阶梯,做不出就原地踏步,甚至调离。”
半年来,已有3人因节点未达标被撤换,也有两人被破格提名为副县级后备干部。
—
这股风,迅速刮向全省。
——干部争项目,变成了争“政绩通道”。
——项目组内会议从“汇报形式”变成“进度通报”。
——平台公司也从“跑协调”变为“盯节点”。
但与此同时,副作用也悄然浮现。
某地市被曝出个别干部为争取责任项目,私下“打关系”、套近路,甚至出现“项目指标倒挂”现象——项目未落地,责任先划定。
李一凡获悉后,当即表态:
“所有责任项目必须实地匹配、平台评估、组织备案。”
“凡借‘争任务’为自己抬身价者,一律清出系统。”
赵建国的批示更直接:
“不能让好制度变成假动作的工具。”
—
随后,组织部出台新补充细则:
“项目责任人由组织部、平台公司、纪检联合备案。”
“干部参与通道前,必须经平台测评和‘任务匹配评估’。”
“凡责任项目有作假、走后门者,取消单位年度评优资格。”
—
星城市也公开第一批“以结果提拔”干部名单。
其中,林诚——原为芙蓉县信息中心副主任,在信创系统部署工程中连续完成8个节点,被提名为市政府办副主任,属破格晋升。
名单一出,舆论哗然。
因为林诚无背景、资历浅、简历普通,甚至此前因“风格不合群”被视为边缘人物。
可他一句话打动组织部:
“我能扛得住数字交付,其他的,不重要。”
李一凡拍板:“这就是标准——谁能把组织交的事办好,谁就能上。”
—
省委制度推进办也在内部通报会上披露一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