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管过、扛过项目的,数据清晰、责任明确。”
有书记语气模糊:“江林同志,这也不能搞成一刀切,很多人不是不能干,是岗位不合适……”
何江林直接打断:
“岗位合不合适,是你说了算,还是省委说了算?”
电话那头沉默。
他不再废话,只一句:
“你们不重新上报,我就请省委组织部直接来复核。”
挂断电话,他走出办公室,一句话递给秘书:
“这批人,不能再让他们占着台子混日子了。”
岳西市,这边则爆出人事系统“回流”现象:
三名已列为“淘汰名单”的副科级干部,突被市属平台公司调回,安排“招商顾问”“综合服务岗”,同时启动重新晋级申请。
市组织部内部会议一片哗然。
副部长拍桌子:“这不是顶风作案吗?分类制度刚落地,他们就开始钻漏洞。”
当晚,省委制度推进办发出红头通报:
“凡借市属平台安排干部规避评估者,一律记入组织黑名单,并建议冻结财政与平台配套资金。”
“卡位型干部不得通过调整身份变相晋升。”
文件送到李一凡案头,他只批了一句话:
“不识人者误人,养庸者自废。”
与此同时,江陵也在暗中运作。
市委副书记倪志强系旧派出身,掌握组织口多年,惯于“运作调整”。
这次分类制度推行后,他当即找借口请假,回避各类数据核实会议。
市组织部却在数据更新中发现:他曾亲笔批示,将一名常年不上项目的“办公室副主任”标为“项目型”,并试图列入下一轮推荐名单。
信息送达省委后,赵斌当即调取系统后台日志,锁定“人为修改记录”。
组织部请示赵建国,是否立案核查。
赵建国回批:
“不查人,只查事。”
“但该干部列入项目型不实,建议对市组织部进行全省通报。”
倪志强如坐针毡。
市纪委进驻之日,他才发现——不是他“运作”太慢,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