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这样下去,制度就不是试点,而是新的政治通道了。”
李一凡没吭声,目光望着窗外。
“通道?”他低声反问。
“也许吧。但更多人看不见的,是权力下沉后的惶恐。”
“制度对他们不是希望,而是威胁。”
赵斌一愣:“可我们不是想让制度更公平吗?”
李一凡摇头:
“公平,从来都不容易被接受。”
“尤其是,打破利益者不想被定义为普通人。”
他顿了顿,又道:
“等制度推进到第三轮,省委一定会干掉几个人。”
“不是为了立威,是为了警示——制度不是儿戏。”
赵建国确实已经准备动手。
在省委制度推进办第六次例会上,他提出:
“督导必须有动作,制度必须有人背锅。”
“如果制度动了,干部却没动,那就是典型的政治惰性。”
“我要看到问责名单,真实的。”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没人想到,赵建国会这么快就要问责。
当晚,一份文件秘密起草:
《潇湘省第一轮制度推进督导问责建议名单(初稿)》
文件上列着5个名字,分别来自江陵、岳西、昌州组织系统的中高层干部。
而这五人,在地方都有明确派系背景,要么是原书记的旧部,要么是地方政治平衡产物。
文件送到赵建国办公桌前,他看了三遍,最后在“建议调离处理”一栏上,亲自签下两个字:
“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