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市委组织部大楼内,气氛异常压抑。
临近下班时间,三楼的干部调配处仍然亮着灯。
一份送上来的岗位轮岗草案,就摆在部长赵英民面前,他却迟迟没有签字。
“赵部长,要不要给省里回个电话?”
秘书小心翼翼地提醒。
赵英民皱眉不语,良久才低声问:
“李正东是江陵那边派下来的人吧?”
“是的。”
“那我们要不要等江陵那边先出结果?”
秘书知道,这话不是询问,而是定调。
岳西,从来都是潇湘最讲“章法”的地方。
程序合法性、稳定优先、基层情绪为重……这些话年年挂在干部年会上,却实实在在成了组织改革的挡箭牌。
赵英民端着茶,心中自有盘算——这股“制度派”风确实来势汹汹,但也未必能卷得太远。过去几十年,凡是改革,都先死在“协调”上。
这一次,未必例外。
而此刻,江陵的风暴早已展开。
李正东到任刚满七天,就将组织系统中层原有岗位按“职责-履历”双维度重新排布,重新设立“结构评估专班”,把三位副部长全部排除在外。
最激烈的抵抗,不来自下层,而是江陵市委常委中的两名常委副市长。
“组织系统不能成为一小撮人手里的实验工具!”
“结构评估不能凌驾于党委讨论程序之上!”
“干部提拔绕过常规会审,是程序僭越,是组织纪律问题!”
这些话,一个比一个高调,一个比一个站得“旗帜鲜明”。
可李正东完全不理。
他不是来讲情面的,他是来拆墙的。
组织部办公厅,李正东把那份“干部实绩清查名单”摆在办公桌上,神情淡然:
“江陵市近五年中层岗位未动超三年的达493。”
“其中包含6名局级单位副职干部‘四年两评优’、零群众申诉。”
“如果这些人都优秀,那些干实事的在哪里?”
他亲自下区县调研,带着副职走访14个镇,听取基层干部意见,公布组织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