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抵达衡洲。
三人小组,无声而严厉,逐级走访组织、宣传、人事、纪检、政法五大系统,核心调查“制度执行配合度”。
这个动作一出,谁还敢说何江林是“孤身前行”?
大家心里明白,这是省委明确释放信号——衡洲,不是试点,是样板。
何江林站在样板的最前线,不是拿试管的小白鼠,而是拿斧头劈山的人。
市委大院里的氛围变了。
原本“观望”的人,开始站队。
原本“反对”的人,开始沉默。
原本“压着不动”的中层干部,纷纷找到组织部调配组,主动提交岗位意向表。
一个小道消息在私底下疯传:
“赵书记年底要开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到时候点名通报改革推进最快的市。”
有人说:“衡洲极可能被点名表扬。”
有人说:“何江林要升。”
但最真实的变化,藏在组织部值班室的那个小黑板上:
【岗位调动申请:本周新增48人】
上周还是个位数。
这才是制度真正扎下去的标志——不是靠人推,而是让系统自己运转。
星城市。
赵斌拿着衡洲的内部简报,递给李一凡:“书记,衡洲第二批动得比第一批还狠。”
李一凡看完,只淡淡一句:
“那就证明,他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