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打开门,看到是池雨微,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小微,你来了,可是照片洗出来了?”
池雨微走进屋子,将照片递给李春梅:“春梅嫂子,你们家照了3张,柱子一张,妮儿一张,还有你们三个的合照。”
李春梅接过照片,一张一张仔细翻看,眼中满是欢喜:“哎呀,拍得可真好,柱子这小子笑得真灿烂,妮儿也漂亮!”
看完李春梅家的照片,池雨微又有些苦恼:“春梅嫂子,我手上这些照片,分不清是哪家的了,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李春梅爽朗地笑了笑:“嗨,这有啥的,小微,你在这儿坐着,我去帮你喊人。”
不一会儿,家属院的人陆陆续续来到李春梅家。
大家围坐在一起,池雨微将照片一一分发。
每个人拿到照片后,都仔细端详,脸上渐渐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照片拍得也太好了吧!比镇上照相馆照的强多了!”一位大爷忍不住赞叹,他拿着照片,翻来覆去地看,眼神中满是惊喜。
“就是就是,池同志这技术,没话说!”旁边的大妈也附和着,脸上洋溢着笑容,对池雨微竖起了大拇指。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池雨微的拍照技术赞不绝口。
池雨微被大家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大家过奖了,你们喜欢就好。”
李春梅拍了拍池雨微的肩膀,笑着说道:“小微,你这手艺真是没得挑,拍得好该夸!”
四月中旬,南田农场的商薯19红薯迎来了丰收。
这一天,农场长汪保国、连队长范正,还有一众农场领导全都下到了地里。
知青们原本还紧张兮兮的,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可一锄头下去,挖出来的红薯个个又大又饱满,一株藤下能结出七八个,个个沉甸甸的。
“哎哟,这红薯可真够劲儿!”范正抹了把额头的汗,笑得合不拢嘴。
他手里捧着一个足有巴掌大的红薯,皮色红润,个头饱满,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汪保国蹲在地头,手里捏着一把泥土,脸上泛着红光:“好,好啊!这产量,肯定比去年还要高!”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