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余珊珊凑过来说道:“袁县长,这种时候您应该回县政府,这里有我们就行了。”
袁斌一脸淡然地回应道:“目前县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发区,我当然要在这里。”
余珊珊有些担心的说道:“可是考察组的人都在县里,你得多让他们看到你啊!”
袁斌听后微微一笑:“没那个必要,该做的我都已经做了,接下来的事情,时也,命也。”
余珊珊知道袁斌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做任何事情都心里有数,就也不再建议。
按照常理来讲,副处级别以上的人事权,都在市里甚至是省里。
市委书记大概率可以决定一个区县级正职的任免。市委组织部长、副部长可以影响到副处级干部的升迁,副书记、纪委书记基本只有否决权,没有太大的举荐权。
但如果像汤菲这种,可以和省领导说上话的,那情况就另说。
林木之所以在这段时间费大力气的讨好汤菲,就是看重她这方面的人脉价值。
这样的人事异动,最终还是组织部起草初稿,报给大书记拍板。
整个过程,县里的领导几乎很难插手,只能给些参考意见,然后等待最终结果。
当初赵启安找袁斌结盟,目的就是为了县委书记这个位置。
这期间,赵启安做的贡献非常少,几乎都是袁斌在暗中出力。
如今王春祥倒了,赵启安立刻又把袁斌当做是自己最大的政敌。
尤其是组织部来人考察,他发现袁斌的呼声很高,心中更加感到不安。
他面上和袁斌客客气气,实际上背地里一直在捅刀子。
这次组织部来考察之前,他暗中找了很多人,拐弯抹角的暗示袁斌是一个性格孤傲的人,不善于团结同志。
想用这种方法把袁斌踩到脚下。
袁斌之后能不能坐上县长的位置他完全不在乎,此时的他只希望袁斌别抢他县委书记的职位。
袁斌十分了解赵启安的为人,也知道他在背后搞的那些小动作。
袁斌自然不会让他得逞,他有更狠的牌还没有打。
省委组织部过来考察的第二天,袁斌这边就出手了。
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