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至少听懂了。
“国家大事”指的是与蜀军,与刘备即将展开的战斗。
而他之所以要派甘虎到范阳身边效力,其意当然也并不单纯是“效力”……
在甘宁看来,范阳是一个关键人物,是一个可以和即将发生的战争,甚至是胜利与否都有联系的重要人物。
把范阳盯好了,也就等于办好了“国家大事”。
甘宁啊甘宁,不愧是和周瑜混过的人,心机城府自然不是潘璋马忠等辈可以比拟。
即便是范阳成功的扛过了甘宁的连番试探,甘宁也始终对范阳保持着一丝戒备之心,并没有完全的相信。
所以,他必须要将甘虎作为耳目,送到范阳的身边,时时刻刻监视范阳的一举一动。
这就好比当初在赤壁之战时,甘宁也被周瑜派到了蔡中蔡和兄弟身边一样,监视着这二人的动向。
不过甘宁终归不是一流的智谋之士,他的段位仅仅比潘璋马忠,以及其他的江东武将要高一筹。
他还远远达不到周瑜、陆逊这个段位。
如果他能有周瑜陆逊那般的深邃的城府,他就该想得到,派自己侄子甘虎去做耳目,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甘虎的智商段位,明显比当年的甘宁还要低出不止一段。
当年的甘宁依计而行,成功的监视着二蔡兄弟的一举一动。
他可曾公开的违抗周瑜的对策?
可甘虎就没想到这一点,相比于甘宁,他更像一个实在孩子。
将这样一个实在人送到自己身边,范阳何虑之有?
这不正是给了他将计就计的大好机会吗?
凡事都可以在甘虎面前做戏,在由他透露给甘宁虚假的情报。
现在的范阳,就好比当年的周瑜。
甘宁好比曹操,甘虎好比蒋干。
曹操错信蒋干,而误杀蔡瑁张允,正是因为多疑之故。
而甘宁错用甘虎,本质上也是因为多疑,对范阳的多疑。
聪明人,因为聪明,往往却做了糊涂事。
而糊涂人,因为糊涂,往往会做下更多的糊涂事。
而想要避免做糊涂事,就必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