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救民良方?梁二求告无门,候于李村道旁。”
写诗的人表明自己是梁二,称自己是推官大人,看来写信之人很了解自己。
诗里充满了无处申诉的冤屈和对莫如深及朝廷的质问,他如坐针毡。
莫如深被这首诗深深刺痛了。他不仅没有查清真相,而且还在考虑是否查下去。
他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以免忙中出错。
梁二不过是一个耕作为生的农民,即使读过诗书,何以用这寥寥数语,表达如此复杂的用意。
再说信上的字,笔走龙蛇,绝不是一个普通农民所写,更像是一个饱学之士写的。
这两点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思虑片刻,他决定不再等了。无论纸条上的内容准确与否,他一定要去见一下梁二。
梁二写得很清楚,等在临安城郊的李家村。如果此刻不去见他,万一他出了什么事,事情便越发难办了。
他穿好衣服,叫醒了罗红缨,准备立刻前往。彭超也想去,莫如深没有同意,而让他留在家里,提防曹守仁或沐晋阳。
院子上空的电网已经打开了,但莫如深还是不放心。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让彭超留下,家里剩下的人不会武功,一旦有事,容易慌乱。
安排妥当,莫如深和罗红缨上马直奔李家村。李家村距离临安城只有十余里,如果不是天色黑暗,他们到得会更早一些。
他们赶到李家村外,已经是子时三刻了。村旁只有一条路,他们在村外反复找了几遍,没有见过任何人。
罗红缨焦急地问:“人呢?我们是不是被梁二耍了?或者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家里是不是发生危险了?”
莫如深想了一会儿,说:“希望不会吧!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中了埋伏!”
两人各自握住剑把,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忽然,一栋房子后面有一个白影一闪。
两人齐声喝道:“是谁?”说完,他们双双拔剑,追了过去。
那人穿着白色衣袍,个子不高,看样子不会武功,但跑得很快。幸亏衣袍是白色的,否则在这样漆黑的夜里很难追寻他的影子。
那个白衣人七拐八拐,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农家院落。转瞬间,他便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