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对阵的几人、 虽归了新朝也一个一个死去的法子。
第一个充任大将军和今上对阵的长兴侯耿炳文,是洪武中久经沙场的老将,是原太子朱标的儿女亲家,率军伐燕,虽滹沱河一战而败北,有那层关系就不能饶了。看他挺规矩, 就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说耿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犯僭越之罪。老将军知道是在找茬儿呢,一死了之,自杀了。
第二任大将军李景隆,那是太祖的外甥、开国元勋岐阳王李文忠的长子,袭封曹国公, 空有一个眉清目朗、顾盼伟岸的外表,却是个夸夸其谈的新赵括,黄子澄荐他为大将军, 就为建文帝埋下了必败的种子。以五十万大军围北平而不克,次年又以六十万众大败于 十万余众的燕军,燕王兵围南京时他干脆和谷王开金川门迎降燕王,新朝列为朝班之首。 众人不服,皇帝心里也未必舒服,于是,群臣交章弹劾,陈瑛推波助澜,说其包藏祸心, 畜养亡命,在家里竟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之礼,大不敬。皇上念及亲戚及金川门之功,只 没了财产,幽固私第。
第三个大将军就是和皇上打了两年仗的盛庸,东昌之战,燕军精锐丧失几尽,大将张玉战死,他还因功封了历城侯,此后一直阻挡燕军南下,燕王进了南京才不得不降。这样的人能留吗,当然不能。于是劾他有异图。盛庸想想曾把燕王打得那么惨,活着也没好果子吃的,自杀了。还有那个常给盛庸当先锋的平安,连薛禄这个武艺尚高的猛将也曾被平安打败。降了也不能饶他,找个罪名逼他自杀算了事。
和今上作对的人还有吗,还是有。他的目光又转到了皇帝的亲戚家。老驸马梅殷,是太祖宁国公主的女婿,文韬武略样样拿得起。建文四年兵驻淮安和燕王对阵,燕王遣使以进香为名假道,梅殷竟说,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燕王大怒,再遣使说天命有归,非人力所能阻。梅殷竟割了使者耳鼻说,留你一张嘴为殿下言明君臣大义。这样羞辱燕王的人岂能留他?于是便劾其与某女人朋邪诅咒。属下心领神会,瞧个冷子,令人将其从笪桥上挤到水中溺死。还有,还有……
经他陈瑛之手杀的人也有上千了,抄家流徙的也有上万了。有人曾劝他,宪台百司仪表, 当养人廉耻,岂恃搏击为能哉?他们装什么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