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等着瞧吧…\"
\"看他到底能募集多少款项。\"
…
当新星公司的筹款消息通过各渠道迅速传播开来后,
各家慈善团体的第一反应都是——
地铁老爷爷表情包
\"啥?还要设定限额\"
震惊!
难以相信!
\"我想领教下他有何种凭据可以这样做?\"
再往下看发现内容更加离奇!
\"分时段筹款以防扎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云。
太嚣张了吧?
难道真以为
镜头转向了一位老太太:“李奶奶说要奉献爱心,那我当然得积极响应啊。我原打算贡献1000元的,但他们告诉我年纪大了,限额300……”
另一位老先生则表示:“其他公益机构我没去支持,就专门留给李奶奶这边了……内地受灾群众,加油~~~”
还有年轻白领:“为内地同胞鼓劲~~”
随着画面切换,越来越多的民众面孔出现在屏幕上。
接着,电视新闻显示了一幕幕排队等候捐款的市民。
主持人播报道:“依据曙光集团的统计数字,昨天上午仅用半天时间,全城累积参与捐款人次突破19万,筹款额达到了惊人的7400多万港币。”
“众多访谈当中,居民无不对李先生的行为竖起大拇指。作为曙光集团的核心领导人,他的个人魅力与组织才能在公益事业中的价值显露无疑。他以身作则参与到各项公共事务里头,倡导慈善新风,并带动大众内心良善及齐心协力……”
与此同时,在郊区一家面摊,客人们边用餐边关注着新闻。
一阵阵惊呼声此起彼伏。
“我的天啊,真厉害。”
“李先生如此出色?”
这样的传播影响力,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应。许多本来不考虑捐钱者受到触动;还有一些原本打算资助别处的人,则决定转投至曙光基金会中来。而那些依赖于社会捐助的传统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某知名机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