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郎别怕,我有挂 > 第81章 论道(3/4)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大观年。

    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武植一首陆游的佳作吟诵而出,大宋君臣纷纷击掌叫好,而面露愤怒之色的一方却是西夏使节了。

    那老翰林看到武植很快便予以反击,便沉声道:“诗词乃小道耳,这一场咱们不分胜负,接下来就进行论道切磋吧。”

    “阁下有什么手段便尽管使出来吧!不过希望到时输了可不要再狡辩才好。”武直一脸冷笑地道。

    西夏翰林学士轻捻胡须,开口说道:“吾以为知先行后,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如欲行一事,必先明其理,方能付诸行动,此乃做事之精要。”

    武植听了那老翰林的知行之论,面色从容。记忆深处有关知行之道的诸多内容瞬间涌入心头。

    他搬出明朝时期大儒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进行反驳:“学士此言差矣。知与行本为一体,不可分离。知而不行,实则未知。就譬如知晓孝悌之理,却不去践行孝悌之事,又怎能称得上知呢?”

    西夏翰林学士眉头微皱,道:“吾观书中所云,格物致知,穷理尽性,方能有所行。若不知理,何以行之有道?”

    武植摇头道:“学士有所不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譬如人欲登山,心中有登山之念,然未行一步,岂能真正知登山之艰难?唯有亲身践行,方能深知其理。”

    此时,周围群臣包括西夏一方全都鸦雀无声,聆听着武植和那西夏翰林学士的论道,皆不禁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们所论述的话题各有千秋,当下难分伯仲,两方人员皆在心底为自己这边的人暗自感到担忧。

    那老翰林沉思片刻,又道:“《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非先知而后行乎?”

    武直听了那老翰林之言,神色从容,说道:“学士论,初听貌似有些道理,然而实则有失偏颇,知晓事理乃是行事的主导,行事则是知晓事理的实践过程,知晓事理是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