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军事,二不懂治兵,长此以往,禁军定会军纪败坏。”
高俅,苏轼自然是知晓的。那高俅原本不过是一个东京的泼皮,后来有人举荐他来给自己当书童,可自己发现他品行不端,于是便将他送给了驸马王都尉。但世事难料,那高俅凭借着一手精湛的蹴鞠技艺,被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看中,没想到如今竟然已坐到如此高位。
“放心吧,守正。倘若官家再想提拔那高俅,为师定然会加以阻止。要是往后真让那高俅掌控了禁军,咱们大宋可就完啦。”
武植担忧道:“苏师,您如此行事必定会触怒官家的。”苏轼笑着说道:“老师我都已经六十多岁,是已知天命的人了。如果能够阻止官家任用小人,就算死也值啦!”
“只是希望守正,你在枢密院能够尽忠职守,为朝廷好好效力。”武植点了点头,随后几人又谈论了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事宜,武植便离开了苏府。
天刚微微亮,武植就早早起身开始梳妆、穿衣,只因今日要参加早朝,需着正式朝服。他身为正六品官员,自然是有官服的,然而这一番折腾下来,竟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才好不容易将那身繁复的官服穿戴整齐。
武植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才穿好的朝服,不禁暗自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这也太麻烦了呀,自己一个人穿实在是费劲,必须得找个丫鬟或者找个人来帮衬一下才行。”随即出门向皇宫走去。
垂拱殿内,上首的宋徽宗微微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地听着下方百官的汇报。这时,一个声音骤然传来:“禀陛下,禀官家,微臣武植,有奏章呈阅。”
赵佶听到武植的声音,瞬间来了精神。旁边的小太监见状,赶忙快步走到武植身旁,接过了武植的两封奏折,随后一路小跑至上首座位上的宋徽宗身旁,恭恭敬敬地把奏折递给了宋徽宗。
宋徽宗饶有兴致地翻开了第一封奏折,目光落在其上,只见奏折中详细而清晰地记录了武植昨日在殿前司禁军军营内巡查的具体情况。
当他的视线扫到文中所提及的军营中举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比武,且最终决胜出了前三名时,面容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浓厚的兴趣之色,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期待。
宋徽宗的目光锁在奏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