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主考官和众多陪考官纷纷长舒一口气。
赵挺之神色严肃地对两位副主考和陪考官们说道:“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各科卷子的排名,接下来,便是拆封糊名这一关键环节了。”
话语在静谧的空间中回荡,众人都明白,这一步将揭开考生们的神秘面纱,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不知此次名满京师的‘武大才子’能拿到啥名次呀?”赵挺之面带笑意地对范致虚说道。毕竟那篇迎合新政的策论已被他和众人定为头名。
在赵挺之心里,武植身为苏轼的弟子,定然会抵触改革、不满新政,所以那篇提及新政的策论绝不可能出自武植之手。如此一来,即便武植另外两科能拿第一,可就因这策论无法位列榜首,会元之位便已和武植无缘喽。
范致虚看着赵挺之那挂着微笑的脸,心中却暗自腹诽:“赵大人怎么突然对武植感兴趣了?不过在我看来,以武植的才情,就算这次拿不到会元,可应对这会试,想必也是胜券在握的。”
“好啦,两位大人。结果就在眼前,只要解封糊名,所有疑问不就都明晰了嘛。”刘学士在一旁忍不住插口说道。
赵挺之和范致虚对视了一眼,随后赵挺之便吩咐众多陪同官着手拆解试卷上的封条。而一旁还有皇帝特意从宫中派遣来监督的宦官,严阵以待,以确保整个拆封过程公平公正,让此次科举结果能如实呈现。
解封糊名的流程进展得颇为迅速,并未耗费过多时间。不多时,所有学子试卷上的糊名处理便已全部完成。
赵挺之神色郑重,高声对着手下的陪同官吩咐道:“好了,此刻便来宣布一下各科的第一名吧。”话语落下,众人皆翘首以盼,都想知晓这科举各科拔得头筹的究竟是哪位才俊。
刘学士盯着手中的名单,脸色先是一怔,待听到赵挺之的话语后,这才回过神来。只听他高声念道:“策论第一名,武植;诗词第一名,武植;经义第一名,武植。”
上方的赵挺之听闻武植竟一举夺得三科头名,脸色瞬间变得忽白忽青,阴晴不定地变幻着。
良久,他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继而转头对范致虚说道:“未曾想到这武植当真能夺得会元之位”。
此次自己担任主考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