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赵佶对于武植的喜爱,所以并无人出声反对。
帝座上的宋徽宗看着事情得以圆满解决,满意地点了点头。旁边的内侍见此情形,便高声宣布退朝。
武植随即跟随老师苏轼一起缓缓踏出了大殿,朝着宫门方向走去。还未走出宫门多远,便见一个黄门小校端着一个盘子朝着武植急匆匆地跑来,“武才子还请留步,这是官家赏与您的住宅地契,还请武才子接收。”
那小校说完,赶忙把手中的地契递向了武植。武植闻言,伸手接过地契,细细地看了上面的内容,“果然,宋徽宗赵佶赏赐的住宅,正是自己与弟弟武松所借住的那座宅子”。
武植对着那小校抱拳说道:“多谢小公公了。”
黄门小校连忙回礼,随后又匆匆地往回跑去。武植与苏轼两人并未继续停留,迈着沉稳的步伐朝宫门走去。不多时,两人走出宫门,武植抬眼一望,便看到自己的弟弟武松及旁边的林护卫正站在那里等候。
“哥哥,你终于出来了。没发生什么事吧?”武松说完,一脸关切地看向武植。
武植笑着对武松说道:“哥哥没事,还得到了陛下的赏赐,所以不用担心。”
旁边的苏轼也对着武植说道:“守正,这次你可是让为师大大地长了脸,特别是曾布那老东西一直与为师不对付,这次你可是让为师扬眉吐气了。”
说完,又对武植说道:“守正,既然事情已得到解决,为师便要尽快返回国子监,通报此次入学考试的名次。你与你弟弟准备准备来国子监求学吧。”因国子监事务繁忙,而后又与武植聊了一会儿,苏轼便带着林护卫去往了国子监。
武植看着自己老师离开,便带着弟弟武松回到了昭德房内的住所之中。然后开口对着弟弟说道:“弟弟,我听苏师讲过,你已被录为国子监的内舍生,虽然不是上舍生,但每个月朝廷都有补贴。而且如今哥哥我已获封通直郎,每个月都有俸禄,足够我们俩生活了。咱们以后就在国子监安心求学。”武松闻言,高兴地直点头。
而这边,苏轼回到国子监后,便迅速将此次的考试结果张贴了出来。众多求学的学子纷纷围拢过来,看着张贴的名单,有人满脸欢喜,手舞足蹈;有人心有不甘,眉头紧皱;有人神情沮丧,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