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播的速度总是快得让人始料未及,特别是一些敏感事件。
午后的阳光斜射进别墅的书房,杨鸣靠在真皮转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茶杯的边缘,聆听着狄明递交的这个看似突兀实则蕴含着不同寻常的消息。
“秦明远在夜总会被开枪击中,子弹打在大腿上,现在已经被转移回津省的私人医院。”
狄明的声音保持着一贯的沉稳,但杨鸣能察觉到,即使是经历过无数风雨的狄明,对这个消息也有一丝意料之外的惊讶。
杨鸣的眸子微微眯起,大脑开始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般运转。
他的指尖停止了规律性的轻叩,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特有的习惯。
“这个事情很耐人寻味。”杨鸣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确定性。
他的思维在这一刻展现出了很强的逻辑性:“如果有人真想弄死秦明远,那个人就必须对秦明远的行踪了如指掌。”
狄明点了点头,等待着杨鸣的进一步分析。
在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面后,他已经学会了在这种时刻保持沉默,让杨鸣完成他特有的战略推演。
“姓刘的最近被我们逼到了绝境,”杨鸣继续说道,“这个时候,秦明远被枪击,地点又在隆城,时机未免太过巧合。”
“如果这是老刘头设的一个局,想要借刀杀人,那他的算盘打得很精准。秦家的反应,很可能会直接指向我。”
这种分析不仅基于逻辑,还源自他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深刻理解。
真相往往被层层包装,而动机才是破解迷局的关键。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性。秦明远个人可能真得罪了什么人。”
这种思维的辩证性体现了杨鸣决策时的谨慎。
他从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努力将所有可能性都纳入考虑范围。
这种习惯在他残酷的黑道生涯中,多次让他化险为夷。
“你去调查一下,”杨鸣指令清晰,“找出那个开枪的人。如果找不到,至少要找到当晚的目击者。我需要知道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狄明接受命令后转身离开,房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和他自己轻微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