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是明灯收养的孩子。
灾年荒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穷苦人家将孩子送到寺庙。
明灯会收留这些孩子,将他们养大成人。
这些人中,有些会平淡地年级念佛经,长大后还俗下山。
也有些人被挑中,暗中送到后山,成为积蓄的力量。
悟真被送上山那一年,是京郊瘟疫横行的时候。
不少得了瘟疫的村子都被官府隔离起来,医药无用,只能等死。
一个心存善念的年轻官兵抱着孩子上了山,对明灯说:
“大师,这孩子父母已经不在了,是附近村中孤儿。眼下村中封锁,这孩子虽没有染疾,但若留在村中必然是死路一条。”
那孩子很小,两条腿站都站不稳,还在咿呀学语。
他两颊粉白圆胖,像个熟得白里透红的桃子,一双干净如湖水的眼睛望着明灯,无杂无尘。
明灯收留了这个孩子,给他取名悟真。
悟真来山上之前,山上有很多小和尚,悟空、悟净、悟梵他们都是被收养来的小弟子。
那一年的瘟疫被控制后,京郊太平了好几年,会把孩子送出去的人少了。
即使送,许多也会送去长安城里做学徒或下人,还能补贴些家用。
故而自悟真上山后,没有和他同龄的孩子。
小和尚们一天天地长大,悟空、悟净、悟梵这些弟子快要成年了。
而悟真则从婴孩长成了小和尚。
悟真从小就又能吃,又能长肉,像一个越长越大的球,看着如同明灯的缩小版。
悟真是明灯带大的,他总跟在明灯身后叫:“师父,师父。”
明灯去哪里,悟真都要粘着去。
明灯也喜欢这孩子,看见这孩子的时候才觉得人间还有喜乐。
常来山上上香的香客都道,悟真小师父纯良童真,圆脸看着就有福气。
可明灯知道,这孩子出口成祸。
悟真小时候跟明灯下山时,看见路过的商人愁眉苦脸地跟友人说天气反常,南边今年恐怕雨少,雨伞卖不出去,全要亏本。
那商人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说自己背了债,家中还有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