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藏传佛教寺院,是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宝贵资源。此外,甘肃还有众多民俗活动,如秦腔、花儿(民歌)、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以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体现了甘肃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非遗活态传承
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多姿多彩。截至2024年6月,全省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19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人。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等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如陇剧、洮砚制作技艺、庆阳香包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市(州)级2211项,县(区)级5329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技艺、民俗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革命印记
近代以来,甘肃经历了多次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留下了深刻的革命印记。甘肃是中国共产党长征的重要一站,党中央曾在这里设立过若干军事指挥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这些革命遗址和纪念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自然与人文交响
甘肃的自然风光壮丽多彩,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得益彰。祁连山脉、黄河壶口瀑布、张掖丹霞地貌等地形景观,构成了甘肃独特的地貌风貌。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同时,甘肃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等,这些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甘肃独特的旅游景观。
保护与发展并重
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系统性保护,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和保护督察制度,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创新利用方式,通过注入科技、旅游、生态等新要素,充分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人文交流合作,推动甘肃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