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163章 内蒙古自治区(华北部分)—杨姓、郭姓、孙姓、高姓(2/4)
包头等城市的一些社区中,杨姓是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而且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古镇、村落中,也有杨姓家族的聚居地,他们在当地已经生活了数代甚至更长时间,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和传统。

    郭姓

    - 起源:

    - 源于姬姓:西周时期,武王封其叔虢仲于陕西宝鸡,称西虢国(虢通“郭”)。周平王东迁时,西虢迁于河南,改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周平王东迁后,把东虢之地给予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后裔虢序北迁山西平陆,史称北虢,后灭于晋。西虢、东虢、南虢等三国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后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后的郭姓是中华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 源于任姓:黄帝子部落禺虢为任姓,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 12 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夷族。禺虢生禺京,其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公元前 670 年被齐灭掉。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

    - 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

    - 变迁:

    - 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北抵内蒙古、西至甘肃、东触江苏、西南入四川。

    - 三国两晋时,郭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 58 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

    - 唐朝中叶,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中兴之功带来了姓族的兴旺,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数敬奉郭子仪为始祖。

    - 宋元明时期,由于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郭姓人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分布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明朝时期,山西为郭姓第一大省。

    - 在内蒙古自治区华北部分的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华北部分,郭姓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