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兵问:“老人家,在这之前,你来过你儿子的家吗?”
老太太说:“大前年来过,也是快冬天了那个时候来的,这都两年没来了。”
吴三兵问:“那你还记得,你儿子的家是这套房子吗?”
老太太仔细打量了一下周围,说:“我觉着是呢,这个门的样子,还有这旁边的邻居,都挺像的。”
吴三兵问:“你儿子家里几口人?”
老太太说:“三口,孙子初中毕业后考上军校了,现在只有儿子和儿媳妇在家。”
吴三兵说:“现在,你的儿子和儿媳妇都不在家,咱们先下楼吧。哦,既然这是你儿子的家,你带的行李就放在门口吧。”
吴三兵帮助老太太把行李堆放在门口,说:“咱们下楼等着吧。”
老太太有点不情愿的说:“那好吧。他们这是到哪去了呢?不是说好的去站台接我吗!”
吴三兵扶着老太太小心翼翼地下楼,又回到了刚才老太太坐着的地方。
吴三兵心里念叨着老太太儿子的名字,又来到了南门传达室,对值班员说:“老太太要找的那个人叫李在禄是吧?”
值班员又翻开来客登记册看了看,说:“是。有什么问题吗?”
吴三兵说:“这个人现在不在家。”
值班员说:“南门没见过这个人出去。”
吴三兵说:“你确定能认识他?”
值班员说:“首长,这是我们的基本功。”
吴三兵笑了,知道自己问的是废话,便道了谢,离开了南门传达室。
吴三兵向老太太那里走去,他想,很大而可能是李在禄和他的妻子一起去火车站接站了,阴差阳错的没有接到,又碰上了那么一个“学雷锋”的热心女人,就把这件事情弄复杂了。试想,如果老太太下车后在原地等,他的儿子一定会找到母亲的,车站工作人员也会帮助联系。可是,被那女人一搅合,这事就弄得两头着急了。这不,老太太已经着急了,估计他的儿子更是着急。先不说这女人的动机如何,从实际效果上讲,真的是有时候热情使人麻烦。
吴三兵这样想着,也就来到了老太太身边,说:“大娘,你的儿子没有从南门出去,我再到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