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勤的话语刚落,一阵风吹过,带起草屑在空中飞舞,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即将迎来变革之地的轻轻欢呼。
他缓缓放下望远镜,目光炽热地扫视着这片广阔无垠的空地,心中已有了宏伟蓝图。
阳光斜照,将这片空地镀上了一层金黄,远处几株顽强生长的小树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见证着第1军空军历史的转折。
姜勤转过身,对周卫国和那老乡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立刻组织人员,进行地质勘探,同时联系后勤部,准备建设所需的一切物资。
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里翱翔起我们第1军的雄鹰!”
回到军部后,姜勤又想起了一件事。
“卫国,安排人盯住这个老乡,飞机场的建设事关重大,这件事老子交给你来负责,未来咱们能否建成空军决定权就在这个机场。”
“是!”
……
第1军没有专门的工兵,周卫国从各部队中挑选出有泥瓦匠功底的士兵,临时组建了一支工兵队伍。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兵中有学习建筑设计专业的,经过情报科的层层审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姜勤才将已经画好的飞机场图纸交出去。
这副图纸是姜勤从单兵终端中找到的二战日军机场资料。
机场的大小足以容纳五十架各式战机,跑道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数十架战机投送到战斗中
在圈好的空地上,一支由各路能工巧匠组成的临时工兵队伍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姜勤兑换了不少的钢筋和水泥,先由装甲师驾驶员操控那些重型工程车挖掘地基。
士兵们在挖好的地基上按照设计图纸稳步推进工程。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未减工作的热情。
在建筑设计学生兵的指导下,士兵们按照图纸精心测量、标记,随后挥动铁锹、铲子,一铲铲土被翻起,一层层基石被铺就。
远处,简易搭建的指挥棚内,姜勤和周卫国正凝视着这一幕。
姜勤询问道:“现在进展到哪里了?”
周卫国答道:“已经完成了计划的三分之一,有这些工程车的帮助,比预料中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