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很客气,没安排她做太多的事。
几天过去了,熟悉了,双方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英姑承担的事就多了起来。
首先就是到外面购物。
购物就牵扯到一个钱的问题。
对于这点,英姑并不把它当成一个事看,她缺少的是一个给她带来安全感的地方,可不缺钱。
可有钱,她也不敢消费,怕大手大脚地花钱,暴露了身份,与自己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可怜相不符。
因此买东西时,老尼给的钱她总是很愉快地接受。在买东西时,如果老尼的钱不够宽余时,她会用自己的钱垫付,反正老尼很少出门,对市场物资的价格不怎么关心。
但不久她发现,自己这一招根本不灵。
她自己的钱,根本用不上,因为每次老尼给她买东西的钱,都绰绰有余。
她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老尼的富有,打破了他的想象。
她原以为,这是个几乎要成为废墟的破庙,肯定收不到香火线。
老尼在这儿这么多年,没有收入,日子肯定不好过。
人嘛,都是要生活的,没钱可不行。
可是,从每次老尼给她买东西所给钱的数目上看,她并不差钱。
于是,英姑怀疑,这个老尼年轻时一定很勤奋,会经常到下面化缘,积攒了一些钱,才老来生活无忧。
但从和老尼的交谈中了解到,老尼年轻时从不化缘,说那样像个乞丐似的,她拉不下脸面。
就这样一直在寺里,过着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英姑一下子想到,这个老尼一定很不简单,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