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为了防止爆炸波及到狗洞,所以它的出口必须修到一个爆炸影响不到,又特别隐蔽的地方。
这个难题一直困惑着人们,狗洞的出口到底应该设在哪儿呢?
后来,人们在探索中发现,从三叉口往上有一个洞,形同天梯,在高度十几丈的地方,和一个洞连接。这个洞很小很细,人不可进入,并且有丝丝凉气进入,只是人无法钻进去,不知它通往那里。
但从它送来的丝丝清凉之风可以预见到,它一定有一个出口与外界相通。总之,它有自己的通道与外面联系。
这个洞引起了洞穴设计者的兴趣。
那个狗洞,作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是必须得有的。
也就是说,无论未来的大爆炸是否有无,都不能影响到它。
一直以来,施工队里流传着一个说法,即陵墓建好后,为了保证它的安全,墓道门以外的地方,主要是三叉口,要全部用炸药炸毁。
这就必须解决一个技术上的难题,那就是一直和墓道平行的狗洞出口,应躲开三叉口,以避免未来大爆炸的冲击,避免洞被沙石掩灭,使墓葬内的灵魂万劫不得进出,永远被禁锢在这黑暗之地。
因此别看这条洞小,但却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越是后期,其发挥的作用越大。
这个洞的发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施工方在狗洞的末端,抬升高度,使它完美地避开了三叉口,和它上方的小洞相连,自成一体。这样,即使三叉口发生大爆炸,狗洞也不会受到冲击波的影响。
狗洞的施工时间,共用了三年,最终才全线贯通。
这个工程是麻五带人开凿的,由于它很狭窄,虽然工程量不大,但施工难度却不小。是施工人员一点一点挖出来的,有时跪着都不行,得半躺着,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后来,不知谁的主意,在墓道门的内侧,向上开凿了一条便道,正好和上方的狗洞连接在一起。
这条便道也很窄小,但比起狗洞来,无论是宽度和高度,都要好许多,至少人可以猫着腰在里面行走。
至于为什么又开辟了这条通道,当时麻五也不明白,直到后来,才明白它的用处不少。
比如说墓道里面的门栓,在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