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那么多的工匠,魏良是如何做到保密的?
大明朝可是一个情报系统发展最好的朝代,仅出名的特务机构,就有东厂,西厂,六扇门,以及老牌的情报机构锦衣卫。
这些机构里汇集了各方面的人才,他们神通广大,无孔不入。大明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导致各地暴乱颇发,政权最终被推翻,但并不影响其对情报系统的投入和热情。
这些情报系统真的是大而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超级大动作,怎么都选择集体失明了呢?
这就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魏公公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把这件事在未发酵之前,都给平息了。
魏忠贤从一个人见人厌的街头小混混,成为了不可一世的九干岁,绝非偶然。除了善于拍马逄迎之外,一定还有许多别人无法超越的长处,所以才能在与自己的政敌斗争中长胜不败。
可以说,他的成功,就是踩着政敌们的血迹,一步步爬上去的。
是劳心与劳力的结合,敢想敢干的结果。
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被政敌拿下,而万劫不复。
说魏公公每天都是踩在刀尖上过日子的人,一点也不夸张。
为了自己的安全,他把所有的情报系统,都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其负责人全部换上了自己的亲信。
使这些名义上是朝廷除奸的情报机关,都变成了魏忠贤打击政敌,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一旦搜集到对政敌不利的信息,便大作文章,对其无情地打压。
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消息,早发现,早处理,绝不让他流入社会,对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
他修造陵墓那么大的事,而且建造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情报部门不可能不知道。
只有一个解释能说明造成这方面的原因,那就是魏忠贤利用了自己的影响力,抹消了这事的影响。
这种解解是很叫人信服的。
因为从魏良三次转移家产的时间看,那段时间应该正是陵墓修建的最紧张时间,也是魏公公权力巅峰期。
公公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人可以阻拦的,想向世上隐瞒这件事,就是小菜一碟,太容易不过了。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