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71章 四书文和唐寅(3/4)

    他越写越是感觉唐寅此人实在不凡。

    开头的破题简单大方也就算了,接下来的文章以破题两句为主题,一层层展开阐发,脉络井然,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全文炼格、练意、练句、练字,无一不工整精致,放在后世拿作文类比,这种文章是可以作为高考满分作文,分发给全天下的高三牛马学习背诵的。

    而这也正是“成弘”年间,士人八股文章最大的特点。

    简练、紧贴题旨,格式、题意、句子、用字无比凝练。

    难怪刚刚“成弘法脉”的头衔闪烁,原来是“检测”到一篇符合它心意的文章了。

    陈凡又拿起稿纸,细细看了一遍,修改了其中几个犯讳的地方,又将“民安道盛,该必欲达于神话之域斯已矣。”以自己对这个时空的理解,修改为“民安矣,犹若阽于危也;道盛矣,犹若阻于岸也。”

    什么意思?

    就是说,民虽安,但社会还是有隐蔽的危险,道虽盛,但如今还是犹如相隔两岸。

    还没达到三代之治那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说白了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小小的改动,将满篇圣人之治,变成了“以古喻今”,激励君臣士人奋发向上。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唐伯虎,自然也没有人来抓他作弊;但他依然选择修改了先贤文章,加入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观察。

    这种改动不大,但八股文章,不应仅仅是科举做官的手段,也应该是为人处事、仰慕先圣,继而改变自己、端正自己人生观的一种手段。

    如果只把文章作为进身之阶,那与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陈凡到这会儿继续检查了一遍,见没有问题后,才从墙上摘下卷袋,拿出考纸认真誊写了起来。

    等他抄录完毕之后,这才抬起头来,将砚台收好,细细等考纸上的墨迹晾干。

    在这个时间里,考场里寂静无声,陈凡只能听到哀叹声和咳嗽声。

    巡考的号军来到他的号舍前,见他抬头,立马警惕地看向他。

    但见到考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后,那号军愕然盯着考纸,一脸难以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