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话。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李皇后临产,在万众瞩目中,生了一个皇子,是为七皇子重达八斤八两,大吉。
皇帝十分高兴,赦免全国赋税一年,以为七皇子祈福。
朝野震动。
大家心里都隐隐猜测,皇上会在合适的时候,拥立七皇子为太子。
七皇子是皇后所生,为嫡子,本无疑问。然而,李皇后娘家不成气候,李皇后这些年深居简出,结交的朝廷命妇也不多,背后势力不足以撑起七皇子为太子。
反观荣贵妃的三皇子,背后有蜀国公,有邓百崎,太后也开始明着名持她,连鲁国公府的鲁凌霄也偏宠邓姝月,她又长袖善舞,和许多朝廷命妇来往密切,比如沈玉娇,常金玲这些,她都在笼络。
加上三皇子十分出众,深得各位授课老师的表扬,武艺由邓百崎亲自教导,连隆启帝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些儿子,三皇子最优秀。
皇帝的心思又如何呢?谁也无法琢磨,他是要立最优秀的那个为太子吗,还是嫡子为尊?
皇帝还年轻,凡是要求立储的奏折,一概压着。
如今有了嫡子,立太子的呼声突然就湮灭了。
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个嫡子如何,或者他能不能平安的成长起来。
张太后自从宁王有了小世子后,渐渐安分的心又开始浮沉起来,尤其是嘉敏公主的女儿与三皇子在一起学习,两人处得很好,双方都很看好这段关系。于是,张太后与荣贵妃暗地里往来十分密切,大家都有抱团上位的打算。
皇帝为了李皇后和嫡子的安全,暗中让陆昶派了暗卫在附近,李皇后宫里的太监,有几个都是武艺高超的整个看顾得像铜墙铁壁一样。
就这样,还是不放心,杨武一天到晚都要带着人在附近亲自巡逻几遍,以示重视。
皇后宫里,大家都是深居简出,以养育这尊贵的嫡子为重,在那个朝代,小孩要顺利长大,实在是面临许多的风险。有时一场风寒,全国上下都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孩子。
哪怕是张太后几次要亲自去看看这孩子,都被委婉拒绝。
“太后,皇上有旨,没有他的圣旨,任何人不得入内。”
“放肆,哀家是太后,是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