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的长叹了一口气。
原来建奴已经开始在辽东修筑义州城,义州城大凌河畔,这里地势开阔,土地肥沃,但也处于锦州与广宁之间,看似是建奴筑城,其实也是攻锦的前线。
李俊业知道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松锦之战已经开始了。
他立刻拿起纸笔给朝廷上书一封,明确告知建奴意图并非是仅仅筑城,实际是以义州为前线基地,进攻锦州,威胁关锦防线,建议朝廷引起重视,积极备战。
他深思熟虑之后,写下了自己的应对方法,那便是暂时主动放弃锦州,收缩兵力只守宁远和后面的山海关。
有宁远和山海关外在,建奴依旧不能入关。
消耗了大量资源关宁军,除了每日窝在城池堡垒中,其他的什么也没干,锦州又不能作为前进基地,又没有山海关那种的特殊关口地形,其实意义不大。
但宁远就不一样了,他就在山海关的前面,不仅能够屏障山海关,还能和山海关互为犄角,最有利的是宁远城就在海边,有水路直达城下,可以扬长避短,利用水师对宁远随时支援,只要自己的水师成型,李俊业有信心,凭借登莱的支援,能够坚定的守下宁远城不失。
宁远不失,则山海关不失,这样的应对方法,虽然在面子上不好看,肯定会承担丧土的骂名。
但李俊业认为,这是当前的最好应对方法,主动放弃锦州退守宁远,不仅可以避免松锦之战的到来,保住大明最后的九边精锐。
退守宁远,意味着要放弃一半的关锦防线,自然能减少辽东这个无地洞的资源投入,为了维持这条所谓的防线,辽东实在是消耗太多资源了。
这些资源可以省下来,积极练兵,平定内乱,等内乱彻底平定之后,再出兵辽东,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写完了这些之后,李俊业犹豫了很久之后,还是将这封奏章逞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