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阵箭雨,他们箭法极为高超,贼兵几无防御,一轮箭雨之后,冲在最前面的贼兵就倒下了一大片,连刘文秀本人也胳膊上中了一箭。
连射两轮之后,疾风营的将士们毫不犹豫的拔出腰间长刀,向着贼兵发起了冲锋。
贼兵虽是乌合之众,但张献忠老营还是颇具战斗力,一时两军混战在一起,杀的天昏地暗。
在他们短兵交接的时候,在山脚的孙之沆终于也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装完弹的热气球也飞到了南峰,不时的往下扔震天雷,一时南峰血流成河。
而在这个关键时候,关宁军这一个营也被李俊业投向了南峰的战场。
到了此间,刘文秀才彻底明白,原来明军的主攻方向并不是北峰,而是自己的南峰,自己正中了明军的调虎离山计。
可是这一千人已经派往了北峰,正加入了战斗,一时岂是能说回就回的。
此时自己腹背受敌,真是打落牙只能往肚内吞,刘文秀一面要对付已经爬上山峰的疾风营,一面还有对付山脚明军的冲锋,只得兵分两路应战。
本来不多的兵力,再这样一分,那就更加薄弱了。
如果说就算分兵之后,对于山脚仰攻的明军,刘文秀占据地势优势居高临下,勉强还能支持,可面对已经爬上的疾风营,没有地势优势的加成,刘文秀就再也抵抗不住了。
这群爬上来的“鞑虏”皆是百战之卒,极为凶悍,与之对战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刘文秀就这样腹背受敌,苦苦坚持了没半炷香的时间,随着身边人的不断倒下,刘文秀再也坚持不住了,再坚持,只怕就要被明军包了饺子。
索性带着剩余的人马往北峰逃跑,两军人马汇合之后,死守北峰,未必就一定会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