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头的风波,顾霖完全不知晓,再过十几日便是会试了,他初步忙完和方大太太的生意后,便将全部心神都放在郑颢的身上。
走进郑颢的房间,顾霖拿着买好的考试竹篮,而后对坐在桌后读书的郑颢道:“我将会试要带的东西都买回来了,你看看可还缺什么?”
涌入京城的举子越来越多,客栈的掌柜有经验,特地提醒顾霖一行人,让他们提前买好科举要用的东西,否则在会试前几日准备的话,可能东西都被人买完了。
接过顾霖的篮子,郑颢低首察看了下里面的东西,木炭,水壶,纸墨笔砚应有尽有。
忽的,郑颢碰触到一块褐色物体。
他拿起来,转头看向顾霖道:“生姜?”
见此,顾霖立马解释道:“虽然如今是二月底了,但京城仍冷的要命,客栈的掌柜和我说,往年许多外地举子因为适应不了京城的气候,在考棚里头待上一夜便感染风寒发热了,你带着炉子和木炭进去,到时候若是觉得寒冷的话,便煮碗热姜汤取暖。”
说道后面,顾霖的脸上露出遗憾的神情:“可惜不能给你带个汤婆子进去。”
听了顾叔的话,郑颢微微无奈,对方为他准备的一应科举之物已是齐全的不能再齐全,从县试到乡试皆是如此。
每逢科举,通常学子皆啃着发硬的干粮时,他却吃着色味俱全的温热饭食。
郑颢神色缓和,温言道:“我常日强身健体,气血比常人旺盛,不容易感到寒冷,加上有顾叔为我准备的衣物和姜汤,到时候必定不惧严寒。”
顾霖只好道:“虽说如此,但进考场时,你一定要多穿些衣裳,白日坐在考场上或许没感觉,但到了晚上不知道有多冷。”
看着对方所思所想皆为自己,郑颢冷硬的心肠软了软,点头应答。
三月,会试。
如同之前每场考试那般,顾霖亲自送郑颢前去考场。
此次会试不似往常每一场考试,郑颢离金榜题名更近一步,只要熬过这一关,不管后面殿试的成绩如何,郑颢改变自身阶级和命运的结局都能够定下来了。
可以说,这一场考试是科举之中最重要的一关。
过了这关,郑颢便是钉在铁板上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