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瑶将声音连忙压了下来,“治国,你听我讲……我现在心里乱的很,别先着急,想好了再去做决定,好吗?现在,当务之急,是应该想想这个孩子,应该怎么办?”段瑶的话,使的张志国,有了一个后退一步的基础,话语明显的坚定了很多,“这个……瑶瑶,你放心,我全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决定权就在你手上,你说啥就是啥……你说的,我都听……”听到张志国的话,段瑶心中,升起了一丝悲哀……“他居然……还是那么没担当……”段瑶心中,默默的想着……
其实,就在自己的月事好久没来的那个月,段瑶的心中就感到了隐隐的不安……不安的源头,其实只有一个——这个孩子,很可能,怕不是张志国的。段瑶并不是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她来自于离这个城市300k以外的一个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统计在册的贫困县,贫困山区,在段瑶刚出生不久,也就是20多年前,这个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输出城市,因为本地人不愿意去一线下坑,所以,煤矿会到这些贫困山区,去招一些农协工来下坑——这是当年当时的一个行业内的惯例,段瑶的父亲也不甘于一辈子困在那个穷乡僻壤,于是毅然的随招聘人员来到了这个城市,在干了一两年稳定下来后,就将包括段瑶在内的一家四口,接到了煤矿,而当时煤矿现状是:多数煤矿设在与郊区或者是村庄的结合部,在那里空地与荒地很多,这些家属们或搭棚子,或盖简易房;成片的聚集在一起居住了下来,针对这类人群,矿上有一个固定的叫法,叫做“临时家属”,而他们聚集的地方叫做临时家属区或者叫做棚户区,而成长于棚户区中的“临时家属”段瑶,一门心思想要改变现状,而且,从段瑶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来说,注定了她是不会将张志国这样一个出生于农村的,在底层服务业私企内当最底层的普通工人,作为自己的最终伴侣,而张志国身上底层人民的特征和劣根性也比较明显:疑心重,闲话多,没担当,遇事不能正视,而多报怨,爱发牢骚……虽然段瑶从很早的时候,对男女之事就比较随便和放得开,但是她其实不能容忍的,是和张志国一起这么多年,到了最后,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计划;也没有什么致富的门路和策略;有的只是张志国对她不知疲倦的索取——只有“性”这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