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钱就打不了光棍了嘛!”
“明天就有媒婆踩你家门槛。”
老头子嘿嘿一笑:“娶啥婆娘,俺不娶,两个人花,还不如俺自己一个人花的痛快嘞!”
苏阳听着一乐,这思想境界,我辈楷模!
很快,老头子卖两万块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旺什村。
大家闻声奔走相告,算是一个新鲜事了,跟谁家刮彩票中了一百万一样,逢人就能说上几句。
大家还顺带夸一句苏阳给价实在,不胡里麻汤,口碑瞬间就上来了。
大家纷纷回家拿料子,一股脑的朝着老杨家门口而来。
老杨家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大家拎着大包小包的摞在桌子上。
苏阳看的时候很快,轻轻一摸,石料的信息就一览无遗。
给价,掏钱,成交。
一会的功夫就收下上百斤的料子。
大家收了钱也不愿意走,就围在附近看热闹。
这对于他们来说算是意外收入了。
起码比种西瓜强。
但是这种东西挣钱不踏实,也许运气好能从地里捡几块,但总不可能经常捡到。
那不就是地里长钱一样嘛。
农民都是比较务实的,这点还是拎得清的。
一直到天色暗下,苏阳口干舌燥。
很可惜没有再遇到什么好料子,普遍价格在三百以下。
苏阳冲大家挥挥手:“天不早了,今天咱们就先到这吧,等明天我再来收,大家就先回去吧。”
周围村民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回去。
老杨家里已经做好了饭,帮忙把收来的一堆料子搬进了家里,锁上了院门,随后便拉着苏阳回屋里吃饭。
老杨一家五口人,老杨和他维族的婆娘,还有儿子和儿媳妇,另外还有一个小儿子。
他们待人也很热情,特意煮了手把肉。
苏阳知道他们也不富裕,但还是把家里的肉煮了,说明老杨心眼也实在,是个好人,遂看向老杨:
“对了老叔,现在地里的瓜好卖吗?”
老杨摇摇头。
他儿子跟自己年龄相仿,开口道:“不好卖嘛,我今天拉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