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渗透到金陵社会的各个层面。寺庙成为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僧人们翻译佛经、讲解佛法,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学者。同时,南朝的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宫体诗盛行。这种诗歌以宫廷生活为题材,注重描写女性的美貌和情感,辞藻华丽,韵律优美。虽然宫体诗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却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隋唐时期,金陵虽然不再是都城,但依然是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继续繁荣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水利灌溉设施完善,粮食产量增加。商业方面,金陵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商业中心,与扬州、苏州等城市的贸易往来密切。随着大运河的开通,金陵的交通更加便利,商品流通更加顺畅。文化上,金陵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文人墨客们继续在这里创作。李白多次游历金陵,他对金陵的美景和历史遗迹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则深刻地反映了他对金陵历史变迁的思考。
五代十国时期,金陵先后成为南唐的都城。南唐在政治上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等词句,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在李煜的倡导下,南唐的宫廷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南唐的画家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生动地描绘了南唐贵族的夜生活场景,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同时,南唐的瓷器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南唐官窑生产的瓷器精美绝伦,造型别致,色彩绚丽,在当时的瓷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宋元时期,金陵的地位依然重要。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金陵的经济更加繁荣。城市的商业街区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专业的市场,如丝绸市场、茶叶市场、瓷器市场等。手工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行业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文化方面,宋代的理学思想在金陵广泛传播,学者们在这里讲学、研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宋代的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在金陵也有很高的成就,苏轼、辛弃疾等词人都曾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