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都记在了笔记本上面。
最后甚至还品尝了一下现场炸出来的成品。
临走时,在一番推让后,陈晓晨还是留下了500元钱,说学费也好,说感谢也罢,总之给了钱,他才能心安。
接下来的几天,陈晓晨不停地游走在各处有时代特色的小吃摊前,或软磨硬泡,或动之以情,又或者是许以厚利。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各种手段说服摊主教他手艺。
在此期间,最容易的是陈晓晨小学门口,从小吃到大的张姨家。
还有初中门口,现在没事就去吃的王姨家。
因为都是纯纯的熟人,也好说话。
而且阿姨们也不怎么担心他一个学生会抢了她们的生意。
尤其是小学门口的张姨,见到陈晓晨格外的高兴。
对于他的请求,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一周的时间里,陈晓晨总共收到了七种口味各具特色的炸串和鸡排牛排做法。
四种不同口味的鸡骨棒做法。
还有三种引申出来的麻辣串酱料。
这几天也不是一直都那么顺利。
其中有两家怎么说都不愿意教授制作过程的,陈晓晨也没有强求。
而这几天里最有意思的是一位卖炸串的阿姨。
她在教授完毕以后还十分神秘的告诉陈晓晨。
她家的炸串好吃的其中一个秘诀就在于那一锅反复使用的老油。
看着那口黝黑黝黑的油锅,和锅里那和废机油比起来都不遑多让的炸串油。
陈晓晨再看看手中的炸串,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能感叹大姨是真实诚。
这几天虽然一直在忙着学做炸串,但其他的事情陈晓晨也没耽误。
不仅和于乐,秦猛,赵依娜几个人小聚了一下,偶尔还一起上上网。
每天的卷纸和夜跑也没落下,过的可以说是十分充实。
对于各种小吃和酱料的制作方法,陈晓晨的观点是够用就好了。
他本来也没打算把全市的小摊都跑一遍。
手里有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味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