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话还是宋不为当初犯糊涂的时候,宋不晚劝慰闵谢秋的话,她一直记着。
也正因为这一句,闵谢秋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要的是靖安伯府的这块招牌,而不是宋不为这个人。
不过这话,闵谢秋是死也不会说出来的。
赵氏却看了闵谢秋,心虚地吃了一瓣橘子,她说的那锦上添花的玩意儿,是自己的大儿子吧。
倒也不怪她,谁叫不为做了那蠢事儿。
好在经了这些事儿,又当了爹,不为是越来越稳重懂事了。
闵谢秋瞟了赵氏一眼,就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不由得笑了。
这个婆婆虽然上了年纪,但被公公宠得像个小姑娘,也是怪了,分明嫁了两回,也吃了苦头,却什么心思都在脸上。
“娘,大爷这些日子很是用功刻苦,说是要凭着自己努力上进,让我们母子过上好日子呢。”闵谢秋怕赵氏吃了果子凉,又奉上一杯热茶。
“你们现在过日子有难处?”赵氏惊了,然后放下茶水,让青柳去拿银票来。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闵谢秋忙道,“银子够用了!”
吃喝都是公中的,宋不为的笔墨纸砚都是单买,闵谢秋就偶尔买些首饰和胭脂什么的需要用银子。
“那你是……”赵氏不解地看向闵谢秋。
“他说的是封妻荫子。”闵谢秋笑了。
“这……”赵氏想说,这侯府的爵位还不够怎么地,又想起来,他们家还没有请封世子呢。
那现在还不能提这事儿,也不知侯爷是怎么想的。
原本赵氏觉得这事儿不要紧,总之都是自己的儿子,这会儿她忽然发现,当儿子们都成家了,性质便不一样了。
还是回头再仔细问问侯爷的好,赵氏暗自思忖。
闵谢秋本来想宽慰赵氏几句,自己没特别的意思,年嬷嬷却喜气洋洋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夫人,大少夫人,大喜呀!”年嬷嬷朝赵氏和闵谢秋都行了一礼。
“何喜之有?”赵氏刚刚心里还愁着呢,因此一时之间心态还没调整过来。
“回夫人的话,侯爷派人回来说,一会儿给大爷封世子的圣旨就要